赵楚电影笔记:在美丽无匹的天堂里死亡

太平洋在线手机版 77 0

电影笔记:在美丽无匹的天堂里死亡

  ☆ 题外话

   国内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政策和运动似乎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断绝,但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引进的所谓大片却依然是好莱坞产品为主。这个小小感慨的起因,是因为我在盗版碟市场买到了一部名称被翻译为《德俄生死线》的片子。买回来一看,原来盗版者完全是狗戴嚼子——胡勒。影片的英文译名是《THE HEART OF THE WARRIOR》,直译应该是《勇士之心》,我看完片子后觉得,如果译为《在战士的心里》也许更贴恰。

   这是一部芬兰拍摄的影片,故事题材是1944年夏季芬兰退出战争前,一支搭乘自行车作战的芬兰轻步兵分队的故事。个人感觉,这部影片,无论就主题的表达,还是编、导、演的技巧把握,都堪称上乘,与欧洲任何艺术片相比也毫不逊色。

   原来除了设计制造手机,陌生而遥远的芬兰人民还如此重视有“芬兰特色”的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我忍不住继续这个外行电影笔记,为之写几句。

  ☆ 简单交代几句背景

   芬兰是一个位于地缘战略巨人苏联卧榻旁的小国。1939年曾与苏联发生大规模边境战争,最后由于实力悬殊而屈服,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拉开了东方战线的血幕,此时由于其作为纳粹进攻战略跳板的地理位置,芬兰再次卷入漫长残酷的战争,直到1944年9月退出战争。

   与本片有较直接关系的背景是以下几点:一、战争力量的悬殊。芬兰是个人口不到400万的小国,39年战争前常备军大约3万,到1944年实行全民动员,其作战兵力也不到20万,苏联那时已完成战略动员和展开,兵薄喀尔巴阡山,兵员和战争实力都获得对德国的优势了。二、战场及作战环境的特殊性。苏芬边境的芬兰防线主要是沿加多拉湖西岸100余公里的地带,从加多拉湖北岸到巴伦支海是漫长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沼泽荒原,这里只有芬兰少量轻步兵警戒和突袭作战分队,这里是本片主人公们作战的地方。三、历史因素。芬兰从12世纪起属于那时很强大的北方大国瑞典,拿破仑战争时被沙皇俄国吞并,成了隶属于沙俄帝国的大公国,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俄国国内混乱、惨烈的革命与反革命斗争使边境地区那些被压迫的民族看到了独立的希望,一切仿佛1991年及其后故事的历史预演,(彼时的芬兰独立运动和国家领袖曼纳海姆元帅曾为沙俄帝国陆军中将,)在距离圣彼得堡20公里的地方,芬兰获得了独立。这样的历史使芬兰人与俄罗斯人在感情上有了独特的情结和氛围,这种情结和氛围弥漫本片之中,细心的观众不难体会;同时,这也与俄德之间那种你死我活的血海深仇的情绪不完全相同。

   一般来说,近代以来的主流价值观认为,以民族独立为目标的奋斗总是具有较人性和正面的内涵。

  ☆ 天堂:无言的大主角

   当然,像绝大部分电影那样,本片的主人公是人,一小群被编剧和命运抛入某种情境中的个人。芬兰自行车轻步兵某团的一个排,一位中尉是他们的指挥官,队中有应征入伍的父子,有作战经验丰富的39年老战士,有因为党派矛盾而互相戒心深重的队员,还有一名被敌方重炮吓傻了的小兵。主线故事是这个芬兰版的野战排被派遣到国境线周边的某个遥远地点去执行侦察和作战任务,其间他们的各种历险。

   应当说,这个故事本身在战争电影中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编剧套路,从叙述学的历史来看,也可以说符合欧洲叙事诗自《伊里亚特》、《奥德赛》及《高卢战记》以来最悠久的范式。但是,这部电影中其实有一个没有台词的大主角,即美丽无匹的大自然——人之天堂,随着主人公们的活动的进展,随时展现的是美丽得触目惊心的自然的风光,在残酷的战争之上,是无言的大自然:碧绿的荒芜难行的森林、可以潜伏敌方同样野战分队的深深野草、仿佛发散某种气味的沼泽地,贯穿始终的苍蝇的嗡嗡声……那种祥和,那种惊人的美,人之生死搏杀,就是在这样的神性的关注之下展开。更深远一些,如此美丽的自然又因季节的因素而凸显了:那里本来是寒带的地方,在阴霾、沉郁和寒冷的冬天之国的夏季里厮杀!

   朝受命目标的行军是把大自然和整个故事连接起来的很有机的媒介。在静谧的林间小道上骑自行车行军,不断朝更深远的敌方战线深入,既生动地推动了情节发展,也渐次把我们所说的天堂般的大自然这个主角推上前台。这个主角以最强烈的意象带来一个思考: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似乎不可调和的血腥斗争的意义到底何在?

  ☆ 死亡:无言的大主角II

   死亡几乎是一切战争题材故事的基本情节,也是这类电影中真正的主角——惟挥动镰刀的黑色死神收割一切!

   除了上述渐次展现的大自然,这部电影中渐次表现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只随着战斗展开,在天地间艰难行军、战斗的那个小分队成员逐个战死,为了加强死亡的表现,其间尚穿插着敌方逃难居民的死,互相射杀非战斗人员和受伤被俘人员,以及非常具有象征意味的形象:在小分队中途占领的一个小村庄,在一间镶金边的东正教圣母像注视下的阳光房间里,一具老妇人的尸体在恶心地腐烂,她令人作呕的腐烂尸体透着奇怪的安详和庄重,那是超脱了人世间一切喧闹和生死搏杀的安详和庄重:在人与人出于民族、种族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原因而进行的殊死斗争之外,真实的生命终归于自然,那属于树木、沼泽、湖泊和野草的、地上的天堂。

   对死亡的情节安排也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一个地方,它充满偶然性,没有歇斯底里的泪水,没有精心编织的因果链条,他们来了,他们战斗,然后,一个接一个,他们死了,其场面有类似《拯救大兵瑞恩》似的超级写实主义的夸张风格,在战争这一死神的迷宫里,战斗和死亡既可怕,又呈现出某种残酷的美感,这种美感既表达出人之生命的脆弱,也表现了人之生命的顽强。

   在这里,死亡既成了大自然与人对比的一个因素,也成了大自然通达人之生命的一个环节。这种意识极其造成的氛围,确实是非常芬兰、非常“芬兰特色”、非常斯堪的纳维亚的。

  ☆ 芬兰人的爱情

   在大自然和死亡之间的是爱情。

   正如现在一般战争题材电影都有调味品那样,这部片子里也有个爱情故事:主人公中尉与她的战前女友、现某战地护理士姑娘之间的爱情故事。该片对爱情的表现最令我注意的是表演上的特别的节制。没有好莱坞似的热烈音乐背景,没有中国式的激烈感情和表情,一切都是那样地平静,中景中的拥抱,特写中克制的模糊的眼神,朦胧光线下的全裸做爱镜头,激情是那样地被节制地表达出来,然后突然就切换到第二天的事情,出发的队伍,诸如此类。即使女主角因被俘而遭奸污的事情也只是用她逃回后凌乱的头发、呆滞的眼神及裹身的破烂衣衫作了最简洁的表现,甚至没有一句台词提及!

   爱和两个人的和平生活,在这里成了探索战争和战斗意义的一个工具。它以中尉在枯燥漫长的征途中的幻觉形式反复出现。

  ☆ 理念问题:在司令部真实与战壕真实之外

   关于军事题材电影拍摄,据说源于苏联电影艺术理论,有司令部真实与战壕真实的派别。从这部难得一见的芬兰电影来说,看来有一种新的潮流和理念在悄悄地崛起:无论指挥千军万马的最高统帅也罢,还是战斗在泥泞中的战士,战争终归是人的活动,欲在电影的视界内与正宗的历史学家争饭碗,似乎是意义不大的一个目标;因此,电影的拍摄还是围绕人性的那些基本主题而展开的:包括战斗的技能、个别的人在战争环境下的那些自然的感受和感情,以及那些在一切人之活动中不能避免的感情和课题,这些构成了司令部真实和战壕真实之外的一个创作空间。

   在这种潮流中,像《拯救大兵瑞恩》无疑是一个开创性的良好先例,老版《珍珠港》(“TORA!TORA!TORA!)和新版的主要变化也在这点上,而本片也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虽然着墨不多,但通过简短的,看似不经意的几句台词,二战后期苏芬战线的概貌,还是比较清楚地交代出来了,这与国产战争片中的肤皮潦草相比,不能不说是水准的天壤之别。至于影片中道具和外景的选择,根据已有的材料,应该说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包括战士使用的干纳式步枪,部分原芬军老战士佩带的德国钢盔,细节的准备也十分值得借鉴。

   总之,时代变化了,艺术的焦点和新时代人性的关注也在变,同时,电影叙事的技巧也在发展,在这一切变化和发展之中,人们得以通过战争的故事更深入地探讨更基本的主题:在历史学家宏大而激荡的视野之外,对于单个而具体的个人而言,战争意味着什么样的感受?

   2003年8月18日,上海,家里

标签: 死亡 天堂 美丽 笔记 电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